日前,一阵急促的警报声,打破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调度室的宁静。值班人员迅速查看电子屏幕上的流动数据,并准确定位到报警点位——开滦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某矿2010运料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T2超限报警。ehs.cn
“最大值1.93%,持续时间已超10分钟。”该局监察执法三处副处长杨成立查看实时数据时发现,在甲烷传感器T2持续报警的同时,布置在同一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T1数值却持续停留在0。
两个本该同步出现波动的传感器,竟然出现截然不同的数据趋势。这是为何?感觉情况异常的杨成立立即向上级汇报,并申请立即启动现场核查。
紧急出动——
追踪“沉默”的传感器
上级得知情况后,批准立即启动现场核查。随后,该局监察执法三处处长王克新带领现场核查组驱车赶往该矿。
“甲烷传感器T2持续报警,甲烷传感器T1的数值始终为0,这不符合常理。”途中,王克新反复研究报警截图,“必须查清瓦斯超限原因,特别是甲烷传感器T1为何没有报警。”
抵达该矿后,核查人员拒绝先听汇报,立即到2010运料巷掘进工作面进行实测。
到达工作面后,核查人员首先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对不同位置进行实测。实测数据显示,现场甲烷浓度为0,无异常。
随后,核查人员安排瓦斯检查工取出浓度为2.08%的标准气样,对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T1、甲烷传感器T2进行现场调校:甲烷传感器T2反应正常,数值上升至2.08%,但甲烷传感器T1的数值仍然为0。
调校持续约3分钟,甲烷传感器T2的数值随标准气样正常波动,但甲烷报警器T1的数值始终为0。
举一反三——
追查故障背后的系统隐患
“立即将甲烷传感器T1拆下送检,我们需要确定其显示数值不正常的原因。”王克新对该矿负责人说。
升井后,核查人员立即对拆下的甲烷传感器T1进行充电和重新调校测试,结果数值始终为0。
“这不是简单的校准偏差,而是彻底失效。”王克新要求,立即将该传感器封存送检。
一周后,厂家出具的检测报告送达:该甲烷传感器确系出现故障,内部检测元件损坏导致无法正常检测甲烷浓度。
“这不仅仅是一个传感器出现故障那么简单。”在案情分析会上,王克新指出,“甲烷传感器T1出现故障期间,甲烷传感器T2发出了超限报警,若当时确实存在瓦斯积聚,而工作人员仅参考甲烷传感器T1的数据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随即,监察员要求该矿全面排查所有甲烷传感器,建立更加严格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更换制度。该局监察三处向辖区所有煤矿通报该案例,要求各矿举一反三,强化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管理。
“煤矿安全无小事,我们要强化事前预防,哪怕是千分之一的异常,也要百分之百追查到底。尽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,但人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仍然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王克新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