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账号 ×
手机号
学员姓名
公司名称
邮箱
密码
验证码
{{regerrormsg}}
如何让不安全行为由“老虎变成猫”
发布日期:2023年07月13日 阅读次数:97 收藏

 

       在安全管理工作中,常见针对不安全行为的禁令,如化工十大禁令,企业红线,企业十大禁令等等。这些禁令是为了预防和消除重大事故,从管理制度上严格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禁令的发出和实施,包括写入管理制度,定期检查和培训,考核和处罚等,通过各种管理手段一定程度上约束和制止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。能否100%杜绝不安全行为呢?现实中这些不安全行为还会出现吗?

 

       也有企业,为了能更好地杜绝不安全行为,在禁令实施基础上又引入良好操作规范,如BBS和STOP这些工具。强调安全行为,更加具体、形象化地培训员工养成安全行为习惯,且有激励机制和安全行为养成环境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对比之下,禁令+良好操作规范,这种相结合模式更能有效地帮助、促进员工养成安全行为习惯,从员工自身需求出发长期杜绝不安全行为,确保禁令能自主有效执行和监督,而不是被动监督执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现从几个常见的现象,举例解释,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:良好操作规范帮助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的作用。在安全管理中,它是禁令实施很有力的辅助工具,相辅相成,成就安全行为,达到消除禁令中的不安全行为目的。

 

禁令不是空令:禁止吸烟

       很多企业都有“禁止吸烟”相关禁令,特别是石油化工等行业这个规定。这个要求写入员工手册,公司规章制度,新员工入职则培训宣讲,且到处张贴相应警示标识。

 

       在厂区日常安全检查中,还是会发现有吸烟迹象,如地上烟头、员工携带火机、某个隐秘地点有人在里面吸烟等现象。在发现这些违规情况时,除了直接用禁令进行处罚之外,您认为还能做些什么,能杜绝这种违规现象呢?

 

 

       这个看似很小、很简单但很重要的规定,为何很多企业执行不到位?

 

       分享有些企业的做法,员工有吸烟需求,则设置吸烟点。如图示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有桌椅让员工休息一下,备有烟灰缸及灭火器,定期消防安全巡查等。做得更好的,给员工提供专用个人物品柜,存放员工个人物品,规定烟和火机等不能带入生产车间。

 

       以上这些人性化设施,员工需求被关心和考虑,比简单禁令更能让员工理解和接受公司的管理规定,能更好配合公司要求杜绝违章行为,减少员工主动违规的途径。

 

       禁令,是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严格要求;建立吸烟亭、员工个人物品柜和火种严禁带入的管理制度,使禁令更加人性化,细化实施和管理深度,优化禁令的执行。包括,员工对禁令的接受程度,自觉遵守的占比,管理层的努力和投入,禁令实施的严谨和执着,在违规进行处罚时,员工接受度等等。

 

       以上这些,让员工认识到,管理层对待禁令是认真的、严谨的、长期的。员工能了解禁令背后的原因,预防何种事故和风险。一旦发生违规和处罚,能得到员工普通支持和认可。

 

养成安全行为VS消防不安全行动

 

       大家公认,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多是因不安全行为造成的。大家在进行事故分析和调查时,是否找到相关不安全行为?年度事故原因分析中,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,占比是多少?

 

       不安全行为管理,常见制作不安全行为检查表,安排人员定期进行检查,一旦发现不安全行为,就处罚。如同猫捉老鼠的游戏。这种方法对不安全行为管理有一定的作用,效果如何?

 

       在您的企业,是否出现下面这些现象:

 

 

 

1、不安全行为检查结果,多是不安全状态,少见不安全行为

 

 

2、只有安全人员发现不安全行为,其它人员很少

 

 

       为何会出现上面这些现象?不安全行为检查的效果如何?如何提升效果?本质上,不安全行为检查是被动检查监督,员工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和调动。员工的行为从根本上不能自主发生改变。现象:被检查时,员工采取了安全行为;在没有被监督时,会采取以前的不安全行为。

 

       如何改变这种情况?

 

       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有两种模式:

 

 

       一、由上往下:领导要求下属,监督检查,确保员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;

 

       二、由下往上:员工要求和参与,采取安全行为。

 

       如何让员工主动采取安全行为?

 

       第一步,让员工知道为什么采取安全行为。

 

       安全行为的要求必须来源于事故。是不是将所有事故发生原因与安全行为相关联呢?

 

       事故分析中,与安全行为相关的事故占比是多少?

 

       占比最前的前三位,安全行为是什么?

 

       通过事故分析,多数事故由于火线行为引起。则须让大家认可:不能在火线上作业!

 

       第二步,宣讲最重要的安全行为。

 

       让所有人知道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,安全行为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。将安全行为具体化,形象化,可以由管理层亲自演示和辅导。

 

       确保每位员工了解和认识,是全员主动预防,主动采取安全行为的基础。

 

       第三步,激励机制和团队氛围。

 

       安全行为的养成,需要监督和激励,也需要发挥集体力量。

 

       所有员工参与是建立团队氛围的基础,为了促进大家参与和积极性,需有一些激励制度,特别是安全行为积极分子和团队,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

 

       在安全行为是良好表现的氛围内,员工会自主自愿地采取安全行为,而且安全行为一旦养成,就变成员工自己的习惯,会影响更多的人。

 

       由上往下,由领导要求我怎么做;由下往上,我希望做成什么样子;看似区别不大,但对不安全行为管理,最终的结果大不同。

 

       希望大家认真思考,您希望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怎么模式,是员工主动参与,还是被动监督模式。

 

未有效运行的挂牌上锁制度

       因机电风险,预防员工触电和/或机械伤害,多数企业均建立挂牌上锁制度。

 

       在检查中发现,制度写好且发行;但在现场检查时,经常是没有执行,大多数员工违反且无人指出?

 

       为何挂牌上锁执行不下去?

 

       明明这个制度是预防员工伤害,为什么员工不执行?

 

       员工均已培训多次,领导重视安全,违规行为也纠正过,也有定期监督检查,且违章行为有进行处罚。但违规行为还是常有,为什么会是这样?

 

 

   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》是一个新增加的法律,填补了我们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一个空白,以前是什么,开荒要围湖造田,围海造田,多产粮食,但是现在要退耕还林,变成湿地。湿地,相当于我们的肾一样的,那肾虚肯定不行的,像珠海那边之前的围海造田现在要退出来,深圳的红树林保护,也是一个湿地公园。我们现在也需要这样的好的环境。有些工厂挨得很近,要去占用,可不可以?可以,临时占用湿地,但是要记得不能超过两年,期满之后的一年之内要恢复原样。因为生态系统的保护,涉及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,污染很容易,要把水从浑浊变清,要把重金属的污染土壤变回原来的样子,那是需要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。

 

       为何挂牌上锁执行不下去?

 

       深究,其实是制度本身有不足之处,违不违规,凭有没有被发现?要求无法执行,检查和处罚有针对性,对员工不公平等等,这些都造成员工不能、不愿遵守这个制度,这个制度就成了摆设,一个“空”制度。

 

      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

 

       可以简单地直接处罚。还有其它办法吗?

 

       首先,细化管理制度。

 

       分解操作和工作,哪些操作是高风险且需要严格执行挂牌上锁,哪些操作是低风险且不会造成伤害,可以不需要执行挂牌上锁。这些工作均需要进行风险评估,方可能得到相应的结果。

 

       下面二个清单,是细化挂牌上锁制度所需的可操作指引:

 

       1. 严格执行挂牌上锁工作清单

 

       2. 挂牌上锁豁免清单

 

       即,高风险和不可以接受风险,必须100%执行挂牌上锁;需明确清晰写入操作规程内。对于微小操作和调整,安全风险可控,可以不执行挂牌上锁的操作,列入豁免清单。需要培训员工、现场张贴、一线管理人员辅导和监督。这样方能使挂牌上锁制度,有效且严格执行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维修人员,在设备故障检查和排除时,需要在机器运行情况下进行,包括发现故障和问题点,调试或维修后效果验证和检查等等,最易出现违反挂牌上锁。如何管控?

 

       需要针对这种作业,建立明确管控制度和方法,预防维修中运转调试中人员伤害风险,方可得到维修和生产人员的认可挂牌上锁制度,才能推行实施和以后的良好执行。这样方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,而不是制度只是挂在墙上或在文件柜内。

 

总结

       以上举例,希望帮助大家理解,不安全行为的消除,不是一简单的禁令就能消除,需要大量的细化工作,包括人性化设施、事故分析、全员参与、风险评估和工作分解等等。将不安全行为这只老虎,驯化成猫!

 

       在安全行为执行层面,多点正面的、积极的措施,加强员工沟通,提升员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。

 

       强力推荐,安全行为养成,能有效地长远消除不安全行为,也推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和实施。